我觉得,看一部电影吧,我懂或不懂,并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我喜欢不喜欢。真的是这样,我可以不完全理解泰伦斯马力克的《生命之树》,但绝不妨碍我在观影时,感受到震撼和美,它是具备诗意在里面的。
但这部电影呢,并不美。影片唯一有一个(我眼中的)亮点,是当男女主角贴在一起的时候,导演做了点特效叠化处理,让两人仿佛飞在宇宙中。这个让我想起《1984》,整部小说充满着压抑,惟有男女主角在草堆里做爱这一处情节,可以使人感受到一点点亮色。
我看到这部电影觉得挺讶异,因为是个4:3画幅
最近《第一归正会》得了几个奖项,才让我注意到保罗·施拉德的这部新作。
这是一部奇怪的片子,有神秘主义,有现实主义,主题非常晦涩、复杂,但看起来又特别简单、干净。
全片采用1.33:1的画幅,就是老式电视机显示器的“全屏”画幅,给人一种抱残守缺的陈旧感,也暗示了男主角伊桑霍克借助教堂固步自封的内心。电影的节奏迟缓克制,通过对话推动情节,情感是故意疏离的,但同时剧情又是曲折突变的,在平静的表面之下有着强烈的矛盾波动。而这一切都和宗教信仰有关。
坦诚自己常常绝望是不好的,何况还是写出来让其他人读到。这毕竟是一种消极的情绪,是满满的负能量。生活已是不易,若还过多地沉溺于悲伤抑郁的心情中,难免会严重影响自己生活的质量,这绝不是好的倾向。像尼采说的那样:“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,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”。所以心灵鸡汤都是温暖正面的,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更受人欢迎。过多暴露自己的软弱、消极有什么好?只能让人瞧不起吧?
因此多数人会选择隐藏、压抑自己这脆弱的一面。生活中凭着自己强大意志走出困境的人很多,我应该向他们学习
First reformed固然表面可以被认为是“第一次重组”,但实际上差之千里。《第一归正会》的翻译倒还符合。这个英文词组是男主角所在教堂的名字,它有250年的历史,也曾光荣地庇护过农奴,政府和男主角正在为它举办一次250周年庆典。一定程度上,理解男主角的设定并不能脱离它。
本片可被看作是保罗-施拉德对自己风格的回归。他为男主角托勒设置了身心双重困境。托勒因为疏于对自己的呵护,他的身体敲响了警钟。与此同时,面对教堂里日渐变少的信众和越来越多的游客,他的信仰也正在慢慢受到挑战,他发出质问
我们很有理由相信保罗·施拉德的《第一归正会》紧接着布列松《乡村牧师日记》,首先,出现在银幕中的,是一个小小的十字架,若隐若现,随后,在展现教堂的空镜头之后,牧师摊开日记,画外音随之开始叙述。
相似的叙事风格出现在《乡村牧师日记》中,布列松采用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架作为结尾,在布列松的时代,绝望的牧师可以在最后一刻拥抱上帝,作为上帝·存在的明证,但直到《第一归正会》的后现代语境中,对于伊桑·霍克饰演的牧师Toller,在越来越病态的异色荒原中
第一归正会:部分中国人看不懂是因为你们是中国人嘛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qqtengxun.net/news/id-5404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