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被低估的版本。大刀阔斧改编,删去枝节,提炼主题。有想法,有生命力。
全剧紧紧围绕一个主题:对宋江的“投降主义”进行彻底揭批(之所以观众都觉得宋江可恨,是因为编剧有意往可恨的方向写,演员有意往那个方向演)。为此,前半部分讲主要人物如何“逼上梁山”,后半部分讲“招安”和“招安以后”。原著中与此无关的情节被通通删去。主线明确、人物精简后,全剧呈现出一股浓重的宿命感和悲剧气质。
该视角下
四大名著,就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。
文化基因,就是思维逻辑的基础代码,深深在印在一个民族骨髓里。“五四运动”是为了改变这些几千年的基因,改革开放、工业革命、信息革命,也在改变这些基因,但是深入骨髓的基因,要改变何其难。
宋江骨髓里的“基因”,其实在现实生活中,无处不在,所谓的兄弟情义、仁义道德,都没有封官加爵重要。电视剧里的宋江,表现的淋淋尽致,高呼万岁,感恩戴德。封官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祭奠死去的父亲,免不了衣锦还乡,即使是将死之人,也劝慰自己,是奸臣误导了皇上
1.“说起英雄故事,现在我们的心中,第一反应的应该是那种在武侠世界中,云游天下的「侠客」,又或者是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「超级英雄」,武侠故事里的「侠客」,他们为人善良单纯,好运连连,得获各类武功真传,具有魅力,常常在最后得偿所愿或者抱得美人归,而漫画中与电影中的「超级英雄」,他们依靠超能力或者巨大的财力,获得超过一般人的行为能力,反复拯救着将要被坏人毁灭的世界,却遵循现代价值观,从不滥杀无辜,我们是否喜欢看这样的英雄呢?当然喜欢。这样的故事里,有一层令人感到舒适的薄膜
水泊梁山108个好汉,说是好汉,但他们的手段,很多时候都不够好汉,尤其是宋江和吴用。
取生辰纲的时候,晁盖他们要是光明正大明火执仗地抢也就罢了,可非要使用蒙汗药这种下三滥的手段,一点好汉的气概都没有,要是鲁智深,只怕一根禅杖就把生辰纲劫了。
晁盖他们犯了罪,无路可走到了梁山,王伦收留他们是情分,不收留是本分,可晁盖他们却夺了梁山,杀了王伦,真是雀占鸠巢啊。而且还不自己动手,一直在暗示林冲动手,真是好手段。后面宋江上山后,他跟晁盖的权力斗争,丝毫不亚于庙堂
宋江:
武松:
行者走了半晌,那条膀子早没了。百十来步,竟走不到头。正纳闷平日香火旺盛的寺院怎无一人徘徊,远远地雾却散了,一人招手,影影绰绰是短打身材,圆圆阔脸,皮肤却似树皮般。 “兄弟,你受了委屈了。” 折臂的好汉扑通跪下,在哥哥怀中大哭,这一世辛酸,全在这里了。
武松于六合寺病逝,八十而终。
“水浒传”意外惊喜!世界上最好的黑帮小说【转载】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qqtengxun.net/news/id-21145.html